本文轉錄自 PTT gallantry板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香的種類

本圖來源:http://www.gzcxw.com/archives/tag/%E9%A6%99%E7%9A%84%E7%A7%8D%E7%B1%BB

 

  從商周時代﹐就有祭祖燃香的記載。

  當時燃香分為兩大類:
  一種用於祭祀﹐燃燒的香料主要是香草、篙艾、鬆柏等﹐對於香料的形狀還會有要求。
  另一種是用於日常生活,香料來源就比較廣,也與後來佛教傳入所使用的香料接近。生活用香對於香的形狀就沒有太多要求,通常是直接用香塊在香爐中焚燒。

  當時燃燒香草有一種常用方式,就是把香草纏繞在助燃細木條上,可以視為線香的雛形。

  到了漢朝,生活用香開始不滿足於單一香料,有了混合香氣的需求。

  在西漢初,廣東的南越王墓中出土過一件四香室香爐,四個香室可以各自燃燒不同香料,然後香氣再混合一起出來。

  隨著佛教在中國的傳播,由於佛教對日常香料在治病、提神靜心等方面的推崇,原先中國的生活用香與祭祀用香就逐步融合歸一,不再強分祭祀用香料的特殊性。生活用香的香料也逐步普遍用於民間的祭祀中。

  也就差不多在魏晉南北朝此時,混合香氣、混合香料得到較大發展。在摸索中逐漸定型了一些特定的香料香泥配方,既不會燃燒過快,又不會中途自己熄滅。

  到了唐朝時,開始出現將香泥進行塑形,用印模印制生產出呈現“福、壽”等字的“篆香”,跟今天的盤香差不多,區別在於今天的盤香是呈螺旋形,從邊緣燃燒到中央。而篆香是呈漢字形,從一端邊緣順筆順燃燒到另一端邊緣。

 

福字篆香

福

圖片來源:http://zxm573665.blog.163.com/blog/static/19028345220116296436521/

  

  大致在唐朝中後期,出現了用印模來印制呈一條直線的“線香”。不過線香開始流行要等到宋朝之後。

  也是在宋朝,改進了線香生產方式,不再使用比較粗的印模,而是用唧筒擠壓,讓香泥從唧筒一端的小孔像擠牙膏一樣擠出來,讓線香能夠變得很細卻依然粗細很均勻。

  宋朝後期,又開始出現了在線香的基礎上﹐利用竹簽、細木棒裹於線香之中,使線香不會因為太細而容易彎折斷﹐稱為“簽香”或“棒香”。

  至於簽香因其各種便利而大行天下﹐則是要到明朝的事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起源 線香 篆香
    全站熱搜

    miz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