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魔學者(The Demonologist)

作者: 安德魯.派柏(Andrew Pyper)

譯者:陳佳琳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7/07/27

語言:繁體中文

 

【內容簡介】

  ★《别相信任何人》、《控制》作者齊聲推薦
  ★改編電影由《阿甘正傳》金獎導演執導
  ★2014年國際驚悚作家協會最佳小說獎
  ★《環球郵報》2013年百大好書
  ★亞馬遜網站2013年度二十本好書之一
  ★2013年《出版者週刊》春季推理恐怖小說十大好書之一
  ★2013年3月美國獨立書商協會Indie Next Pick好書
  ★每月好書俱樂部精選好書、亞馬遜2013年3月選書

  絕對不要在深夜看這本書。——《別相信任何人》作者S. J. 華森
  精湛聳動,令人坐立不安的小說。——《控制》作者吉莉安.弗琳

  大衛.厄曼在大學教授宗教故事、神話,精研約翰.密爾頓的作品《失樂園》,以及《聖經》裡的撒旦,還有古文明中的惡魔活動。他雖然是惡魔專家,卻是無神論者,深信魔鬼、天使、天堂、地獄……是人們憑空捏造的產物。

  大衛為了暫時擺脫氣氛低迷的家,接受來源十分保密的邀約,帶著黛絲到威尼斯,觀察某種神祕現象。在威尼斯聖十字3627,接待大衛的人留下手電筒和錄影機就匆匆離去。他在僅能以手電筒照明的情況下,拍攝到令人啞口無言的景象。

  驚慌失神的大衛逃出聖十字3627,回到旅館找黛絲。這時,耳邊有聲音催促他去旅館屋頂——只見眼神詭異的黛絲,一腳站在屋頂邊緣,一腳懸空。大衛抓緊黛絲的手,但她卻用力掙脫。接著她雙手大張,猶如飛翔的翅膀,隨著氣流緩緩墜落。墜落之前,黛絲用盡所有力氣對大衛說出她的懇求:找到我。

  《惡魔學者》描述一個人心如何擺脫憂鬱、對抗心魔、重拾希望的感人故事。全書融合《失樂園》的字句與《聖經》的人物典故,是喜愛《歷史學家》與《達文西密碼》的讀者不能錯過的文學驚悚小說。電影版權已經由環球影業取得,將由《阿甘正傳》導演勞勃.辛密克斯(Robert Zemeckis)執導。

 

 

【讀書心得】

 

  本書以第一人稱的觀點,描述一位父親如何克服魔鬼的誘惑、心底的憂鬱與懷疑,最終找回女兒的旅程。書中主要以彌爾頓的《失樂園》來映襯、對比這位父親的心境與處境,作者引用其中魔鬼現身的語句與段落,在在重現了魔鬼現身,亞當與夏娃從此墮落人間,最後獲得重生的意象,是一部時刻都令人「驚悚不安」的作品。

 

  看完本書的最大印象,就是作者鋪陳的氣氛相當棒,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主角大衛的神經質,就像一根繃緊的弦受到魔鬼的撩撥而巍巍顫動著,不知道哪時候就會承受不了壓力而斷裂。讀者閱讀的時候也被大衛的情緒牽引,尤其是女兒被抓後,遺留的線索那麼隱晦難明,好像一不小心就會追丟了。再加上魔鬼常藉著死人現身與施壓,這讓人會疑神疑鬼現在講話的對象到底是真人還是假的,造成精神緊繃,眉頭直皺,特別是地下室姊妹花那段,看得頭皮發麻啊!身為有點文化隔閡的我們都會這樣了,更何況是西方世界長大的讀者,感染力更是比我們強了十倍。

 

  這裡想討論我對本書裡的大主角─魔鬼─的看法。我認為它在書中可被認為是具體存在,也可能是其他意念的抽象化表現。如果是前者,將魔鬼視為真實的存在,那麼主角大衛就是「魔鬼的見證人」,他的最終任務就是要向世人證明魔鬼真有其形,好造成世人的恐慌,讓魔鬼有更多的追隨者。那他所看見的異象、摯友的過世、女兒被抓走等種種事件,就是魔鬼對他的步步進逼,威脅逼迫他放棄僅存的堅持與希望,承認並相信魔鬼的存在,讓魔鬼進入他的內心,佔領控制他的心智。若是魔鬼成功了,它們在人間就多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發聲筒。

 

  若是以另個角度來看,將魔鬼視為「負面情緒」的化身呢?在書中就提到大衛一直深受憂鬱、冷漠的情緒所困擾,如黛絲說的,「爸爸的頭上有一頂黑皇冠」。這代表著大衛長期受到負面能量的控制,無法擺脫的憂鬱、焦慮從小就如影隨形,是否是哥哥或爸爸帶給他的創傷?他的負面情緒造成了與家人的疏離,唯有小女兒能替他暫時撥開情緒的困擾,以及身為心理醫生的摯友可以貼近他的心靈。當他要去追尋女兒時,總共就只帶了《失樂園》、《憂鬱剖析》、《聖經》以及美國地圖。所以我認為大衛應該是有病識感的,他知道自己長期以來受到憂鬱的侵襲,搖擺於黑暗情緒與現實世界之間。他將自己所學與真實世界的自己結合起來,將負面情緒視為魔鬼、這樣比較容易說服自己,他就是一直在抵擋魔鬼對他的侵佔。

 

  而女兒的失蹤(是否真的失蹤?),可能加重了他的病情,所以他舉目所見都是憂鬱的綠色,那些異象可能都是深層憂鬱或焦慮而導致的幻覺。他橫跨了數大洲、躲開神秘人的追捕,只為了找到女兒所代表的理性與快樂。他的長途遠征,很可能只是一場自我放逐,一場混亂的追尋(就像書中不停提到的《北西北》),甚至是意圖自殺的一段旅程(最後真的墜落河中)。所以身為摯友的依琳(心理醫生),千里迢迢來解救他。我猜測依琳並非真的死亡,也許只代表大衛成功抵擋了幻覺,通過了這次的試煉,最後終於重生(呼應《失樂園》的故事)。否則何以解釋最後的結局呢?(說到最後結局,我是覺得很緊湊,但是也有點太倉促了,有點可惜。)

 

  若是作者真的是以第二種想法去寫,那我只能說作者真是太厲害了,將人性中捉摸不定的部分,結合歷史經典,創造出一個將抽象意念具體化的作品,不管是以哪種角度看都是傑作,讓人看完後能夠細細思量,任意解讀都可能是合理的答案。本書不像是《達文西密碼》那樣馬不停蹄,暢快地解開一個又一個的密碼;反倒是需要讀者跟著主角不停地往內在去分析與探索,有種看一個故事卻得到兩種結局的感覺,非常特別。本書推薦給對神話、傳說、驚悚有興趣的讀者,不知道你會在其中看到什麼想法呢?

 

  題外話,我發現這是我今年看的第十三本書...跟魔鬼有關...還真是個巧合耶.....

 

 

 

 

 

 

其他文章:

【日本】【旅行】2017廣島、岡山、瀨戶內海自由行-西遊紀行(瀨戶內海周遊五日券)介紹

【讀書心得】【2017-08】點與線

【讀書心得】【2016-26】白虎之咒:預言中的少女(Tiger's Curse)

【轉貼】日本怪談:REAL

  

  

arrow
arrow

    mizu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