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7 聖彼得堡(凱薩琳宮-冬宮博物館-尼古拉宮民俗舞蹈-聖彼得堡夜間觀光)
來到聖彼得堡的第一天,正妹導遊先介紹了一下聖彼得堡(比我們的領隊好很多!!)。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為了與瑞典爭奪波羅的海的控制權所設立的一個城市。留學過歐洲的彼得大帝偏愛歐洲氣息的城市,也致力於將聖彼得堡建造成歐洲化的都市。他的繼位者伊莉莎白女皇、凱薩琳大帝也秉持著相同的理想,持續以歐洲城市為楷模來規劃興建這個城市。而且愛水的彼得大帝,在這裡開了大大小小的運河,使得聖彼得堡實際上是一個擁有42座島嶼的都市(只是現在將各島嶼逐漸連接,降低島嶼的數目了。),各個島之間以橋梁來連接。而且有些橋到了晚上一點鐘就會「開啟」,讓噸位較大的輪船通過,進行貿易。沒來到聖彼得堡之前,我可是不知道這些事的呢!
這是凱薩琳大帝為紀念彼得大帝所下令鑄造的騎士銅像,這個銅像花了12年以上的時間鑄造,還遠從芬蘭將花崗岩運送過來。19世紀時,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曾以這座銅像,寫了一本「青銅騎士」的詩集。
我們的正妹中文導遊還跟我們講了一句用來形容聖彼得堡天氣的諺語:「聖彼得堡明天的天氣,後天才會知道。」由這句話可知,聖彼得堡的天氣非常善變,可能早上出太陽,下午就突然下雨了。我們在聖彼得堡的第一天就是個陰天,有點冷的天氣。一大早我們就來到非常有名的冬宮,又稱隱士廬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這座博物館最早由彼得大帝所建造,後來即位的伊莉莎白女皇持續地擴建這座皇宮,到了凱薩琳大帝時,不僅擴建皇宮,更是毫不手軟地收購了許多的藝術品,大量地充實了館藏。等到沙皇被推翻,蘇維埃政權也將一些沒收的藝術品搬到這來放。因此,今天的隱士廬博物館收藏之豐富,令人咋舌,足足有300多萬件的藝術品。這也使得隱士廬博物館與大英博物館、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並稱世界四大博物館。有人說如果每樣藝術品花個一分鐘來看,整天都不休息的話,要全部看完需要花六年的時間才行!換句話說,若是一天看八個小時,要15年才看得完!
綠白相間的冬宮博物館,可惜今天天氣不好,好灰的天氣喔。
冬宮博物館前還有一樣要介紹的是亞歷山大之柱。亞歷山大之柱是以當時的國王亞歷山大為名,它是一個花崗岩的石柱,立於1834年。石柱上是一位天使,臉孔是以亞歷山大的臉為模型去做的。天使手持十字架,腳下踩著蛇,這是為了象徵俄國打敗了拿破崙。這個石柱的特別之處在於它的底部並未使用任何的黏著劑或固定方式,就完全只是一根柱子利用地心引力立在那兒,所以當時的人們要經過這根石柱時都閃得遠遠的,生怕萬一倒下來被砸中就完了。不過這根石柱到現在也快兩百多年了,還是屹立不搖,可能也要歸功於沒有什麼颱風、地震災害的天然環境吧!
亞歷山大之柱與冬宮廣場。
亞歷山大一世的盔甲。
另外在冬宮附近的新隱士廬博物館是由八個雕像的柱子所稱起。這八個雕像稱為「亞特蘭提斯雕像」,彷彿是希臘神話裡要撐起奧林帕斯山的神祇,據說如果摸到它們的腳趾,就可以帶來財運喔!
亞特蘭提斯雕像。
看起來好兇狠。
有空可以來這裡摸個腳趾求好運喔!
要進冬宮前,我們的導遊再三叮嚀不要落隊,因為冬宮實在太大了,400個房間依次編號,三棟主建築再加上三棟副建築,每個房間又不只一個出入口,所以萬一沒跟上隊伍,非常容易就會迷路了。導遊說她曾帶過一位不聽她勸的先生,那先生覺得他可以自己走,就不跟著隊伍走,結果真的迷路了。他打電話給導遊說他在一間有畫的房間,問題是冬宮很多房間都掛著畫!!後來導遊花了三個小時才找到他。所以來到冬宮,千萬別因為開心地拍照而忘記自己身處何方了!
冬宮大門,可以看到很明顯的雙頭鷹標誌。
要進冬宮博物館前,它有規定大衣、較大的包包是不能帶進去的,必須寄物;而且要付拍照費。這些都弄好之後,就可以來個豐富的隱士廬博物館之旅啦!不過因為我們是旅行團嘛,所以只能重點看一看,下面就貼幾個比較重要特別的房間或藝術品跟大家分享囉!
遠方就是進入冬宮博物館的階梯了。
一開始要先上樓,這個要從一樓上二樓的大理石階梯就被稱為「大使階梯」。顧名思義,以前的外國使節要來晉見皇帝都得走過這道金光閃閃,氣勢恢宏的階梯不可,皇帝無形中是炫耀也是在彰顯自己的實力與能力吧!後來19世紀後這道階梯改稱「約旦階梯」,因為在每年一月6日這天,皇室成員會來到外面的涅瓦河畔,鑿開結冰喝下一瓢水,象徵是喝下耶穌受洗的約旦河河水。
富麗堂皇的大使階梯。
天花板的壁畫。
這是彼得大廳(也稱御座小廳),這是要紀念彼得一世,這裡有彼得的畫像及他的王座。
接著來到徽章大廳,光滑的地板、金碧輝煌的柱子、寬廣的空間,組成了一個驚嘆號「哇!」
放在徽章廳的大花「盆」,當然,只是裝飾用。
戰爭畫廊。這裡掛了339幅畫,全是1812年俄國擊敗拿破崙時有功的將領。其中7幅畫是空白的,因為這些人不知其肖像也不知所蹤。
聖喬治大廳,又稱御座大廳。這個廳除了有一眼就望見的尊貴寶座之外,特別的是這個大廳的花紋都是上下左右對稱的。像是天花板的圖案其實跟地板上的花紋是一樣的,再細看地板上的圖樣,也是無一不對稱,真的很不簡單哩!
天花板。
聖喬治大廳裡,凱薩琳二世的寶座。
再來要說到「閣樓廳」(Pavilion Hall),這間房間最著名包括了「金孔雀時鐘」以及馬賽克的地板。這個金孔雀時鐘是由英國鐘錶師 James Cox 於18世紀製作,至今這個時鐘都還可以運作喔!
金孔雀鐘。報時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會有動作。孔雀會開屏,公雞會叫,貓頭鷹眼睛會動,松鼠會跳。
凱薩琳二世的畫像也在這。
至於這個馬賽克地板則是複製於義大利的一處地板,這裡的是義大利的縮小版。
同時這些馬賽克拼成的桌子,精緻絕倫,是令人讚嘆不絕的手工藝品。
孔雀石花瓶。
除了工藝技術,冬宮博物館裡也收藏了非常多著名的畫作,譬如這幅就是達文西的真跡《柏諾瓦的聖母》(The Benois Madonna)。既然是這麼珍貴的畫作,被玻璃重重框起來而且很難拍也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幅則是《哺乳聖母》(Madonna Litta)。
這個有著淡藍色的房間是「凱薩琳二世廳」,又有人說是「芭蕾廳」。凱薩琳二世又被稱為凱薩琳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這位女皇是道地的德國人,只是她十四歲嫁來俄羅斯之後,就深深地「俄羅斯化」,不僅推翻了她的丈夫彼得三世,更自立為俄羅斯女皇。她的豐功偉業使得她得到俄羅斯皇室史上唯二的「大帝」稱號。(另一位是彼得一世,被稱為彼得大帝。)
這是拉斐爾走廊(Loggia of Raphael)。凱薩琳大帝在1775年參觀過梵蒂岡的拉菲爾走廊後印象深刻,便想要在自己的宮殿也複製一條這樣的走廊。這條走廊上的畫經由畫師們精心的繪製,直到1792年才完工。
這是複製米開朗基羅的塑像,根據團裡的美術老師的說法,重點是在背部線條的展現。
正面
背面
義大利頂窗小廳。這間房間的特點就是天花板的玻璃天窗,讓光線還無阻礙的照亮這間房間。
《威尼斯迎接法國大使》這幅畫的特別之處在於,不管你從哪個角度看,都可以看到畫面向遠方延伸。
這幅是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的畫《達那厄》(Danae),據說林布蘭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原本是先畫了達那厄的腳,後來看一看不喜歡,又畫了白色的被單蓋住腳,沒想到有天,腳這個部位居然被酸噴到!結果白色的顏料被腐蝕,就變成現在畫上若隱若現的樣子了。若是林布蘭之前沒更改過他的畫作,達那厄的腳可能就一片空洞了吧!
接下來就是一些大師的畫。這是梵谷的《灌木林》。
這一看就知道是高更的作品。
從二樓俯瞰一間展覽廳。
馬諦斯的名畫《舞蹈》也收藏在冬宮博物館裡。
這個鏡子可是彼得大帝專用的喔!吊得超高的,讓別人都照不到,因為彼得大帝有兩百多公分嘛!
這是孔雀石廳裡的裝飾。本來孔雀石在當初是非常稀有的一種礦石,是貴族小姐們小心翼翼地戴在身上的首飾。沒想到伊莉莎白女皇非常闊氣地把它做成柱子,使得這間房間貴氣十足,但是小姐們的臉上則是顏面無光啊!(想想看你把大理石戴在身上當首飾的感覺??一點都沒有驕傲的FU了....)
我們要離開冬宮了,這時候才發現排隊要進入冬宮的人潮,有夠多!!
聖彼得堡的街景,大大小小的河流組成這個「北方威尼斯」。
那天說到的,後面整片玻璃用膠帶貼滿的車。
今天的午餐是中式料理,在「唐人」吃,聽導遊說是俄羅斯有名的中式餐廳喔!的確裡面也不少俄羅斯當地人在用餐。
第六天(上)結束。